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您们家的小宝贝都定期接受查体以及健康指导了吗?相信还是会有大部分爸爸妈妈的答案是“NO”,为啥要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呢?原因是出生的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长期间一定要定期接受与健康指导,这样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评估、检测,同时给予指导,这一点对孩子的整个生长发育都是有益的。因此,爸爸妈妈们不要忽视小儿查体的重要性。
相关案例:前段时间曝出了这样一个男宝宝,出生时因缺氧在当地儿科住院治疗。妈妈发现3个月时宝宝的手劲特别大,常常把自己的大拇指紧紧攥在手心里,还会牢牢地抓住大人的手指不放。腿也有劲,轻轻一拉就会自己站起来。妈妈觉得这是宝宝的本领大。直到6个月时,发现宝宝还不会主动去拿东西,头竖得也不是很稳,眼睛不会追踪移动的物体,妈妈这才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宝宝多项神经运动测查不合格。原来,3个月时宝宝的“特殊功能”实际上是中枢运动协调障碍所致。
这其实是个典型的高危儿病例。宝宝在3个月的时候就出现了发育异常信号,但是未引起家长的重视,以至于到6个月时发育出现了显著落后。庆幸的是妈妈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进行特殊按摩及婴儿操和感统训练,宝宝较终走上了正常发育的轨道。
由此可见,儿童定期接受查体、健康知道是多么的重要。但一些家长偏偏不相信科学,要么自己购买保健品给宝宝服用,要么觉得宝宝不生病不用查体,等出现问题了才到医院就诊。但大多数就诊时已错过了较好治疗时间,再治疗时难度大,且效果不明显。
儿童定期接受查体,主要是检查的哪些方面?点击此处,咨询在线客服
成都玛丽亚妇产儿童医院儿科医生说,宝宝出生后,脑细胞的数量就不再增加了,但神经突触还在发育中。0~3岁的婴幼儿神经突触迅速增长,神经突触与神经突触之间没建立联系的,就萎缩了;通过视听感觉、运动觉、味觉等的刺激,相应的神经突触会增强。如视神经,需要光线的明暗刺激才能发育;如听神经,一岁时人的听觉地图才形成,等到声音、距离和图形结合起来了,宝宝才会开口说话。因此,通过定期接受查体,便能及早发现宝宝有无异常,并及时进行治疗。
在此,玛丽亚儿科医生提醒,宝宝查体要遵循“421”的原则,即1岁以内每隔3个月查一次(即1岁之内查体4次),1到2岁每半年查一次(即一年两次),3岁查一次,这样有利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医生指出,通过查体,正常的宝宝可以适时做早教,有问题的宝宝及时开展早期康复训练。
温馨提示: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者是您还有其他什么疑问,请点击在线咨询,我院在线客服会为您做出详细解答!